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桂花

金风送爽净月华,
满庭秋色木犀花。

诗里的“木犀花”就是我们人人熟知的桂花,古人常常称为岩桂或木犀。之所以叫木犀,是因为它的树皮纹理如犀皮。这个名字流传至今,有时也会加个木字旁——木樨。

它是一种原产自我国西南部的常绿树木,广泛栽培于长江流域各省。每逢仲秋时节,满树都会开出一簇簇米粒大小却馥郁袭人的花朵。小小的花朵不仅香飘数里,更是江南的著名美食原料,桂花糖藕、桂花汤圆、桂花酿……浸润着人们心中化不开的浓浓乡情。中秋佳节阖家团圆赏月的日子里,一株桂花在侧,氤氲甜香的味道增添了无限意趣。

桂花是木犀科木犀属的植物,拉丁名Osmanthus fragrans中的属名Osmanthus来自希腊语osme(香气)和anthos(花),种加词fragrans仍然是香的意思,足见其香。

桂花和兰花一样,都是以香闻名的中国传统名花,在文学作品中,桂常与兰并列,形容美才盛德或君子贤人。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此诗为唐代张九龄的《感遇十二首·其一》。诗人托物言志,以春兰和秋桂的芳洁品质,来比喻自己守正不阿的高尚节操;以春兰和秋桂不因无人采折而失去芬芳美质,来比喻自己的志洁行芳,不求人知的高雅情怀。

桂花常被古人喻为仙友、仙客等。宋朝张翊作《花经》,桂花名列二品八命,属于中上品级。《镜花缘》中把三十六种花分为上、中、下三品,分别是十二师、十二友、十二婢,其中桂花“态浓意远,骨重香严”,令人肃然起敬,名列十二师之中,足以说明自古人们就对桂花很看重。

桂花根据花色不同,白色为银桂,黄色为金桂,红色为丹桂;或浅黄为金桂,深黄为丹桂,红色为朱砂桂。古人以“浓、清、久、远”来品评桂香,金桂香味浓郁、银桂清香扑鼻、丹桂天香不凡、四季桂香气久远。金、银桂的浓郁香气,只要一株开放,百步之内都能闻见。

桂花中以四季桂的花期最长,大约在5—10月,可以连续开花几次,但也是9、10月这次花开最盛。

据许联瑛《北京常绿阔叶植物》一书调查,北京最早在20世纪中后期进行桂花的引种试验研究。现在海淀、东城、西城区都有露地栽植的桂花,包括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的栽培品种。它们多种植在建筑南侧背风向阳的绿地中,对空气湿度的要求较高,能够正常开花,却极少结实,遇到冬季低温和倒春寒也会有干叶、灼条等局部受害现象。

正因在北京养殖桂花不易,仅有少数几个公园能栽培盆栽的桂花供市民观赏。北京市中山公园每到国庆节必会在南门保卫和平坊或者蕙芳园布置几组大木桶栽植的桂花树,为节日增添香氛。这些桂花都有2米多高,是公园一代代园艺师傅们接续培养了好几十年,凝结了几代人的心血,虽数量不多,却贵在画龙点睛,与数千盆公园自主培育的大丽花、叶子花相配,色、香兼具,年年为庆贺祖国华诞而绽放!

Copyrigh2021-2025 版权所有 中山公园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0899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5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