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之孙中山厝灵公祭
--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出生在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一个农民家庭。名文,字载之,号日新。中国近代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先行者,首举彻底反封建旗帜,“起共和而终二千年帝制”。一生致力于中华民族的独立事业,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清廷通缉、袁世凯称帝、二次革命、陈炯明叛变......,其愈挫愈奋,矢志不渝。1925年抱病北上,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北京。巨星陨落,举世同悲。孙中山先生逝世的消息一经报道,全世界为之振动。全国人民一致希望以最隆重的礼遇追悼这位世纪伟人。中山公园(时称中央公园)正是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1925年19日上午11时,李大钊、林祖涵、吴玉章、于树德和中国国民党众要人及鲍罗廷、宫崎寅藏、萱野长知等为孙中山举柩执拂,将孙中山灵柩由协和医院移到中央公园,安置在拜殿正中。23日开始由北京市全体国民党员致祭。24日起举行公祭,中外团体及个人往吊者川流不息。至4月1日下午,治丧处共收花圈7000多个,挽联59000余副,横幅500余件,唁电、唁函不计其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李大钊的一副214个字的长挽联。上联:“广东是现代思潮汇注之区,自明季迄于今兹,汉种孑遗,外邦通市,乃至太平崛起,类皆孕育萌兴于斯乡,先生挺生其间,砥柱于革命中流,启后承先,涤新淘旧,扬民族大义,决将再造乾坤,四十余年,殚心瘁力,誓以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唤起自由独立之精神,要为人间留正气”;下联:“中华为世界列强竞争所在,由泰西以至日本,政治掠取,经济侵凌,甚至共管阴谋,争思奴隶牛马尔家国,吾党适丁此会,丧失我建国山斗,云凄海咽,地黯天愁,问继起何人,毅然重整旗鼓,亿兆有众,惟工以农,须本三民五权,群策群力,遵依牺牲奋斗诸遗训,成厥大业慰英灵”。前往致祭者计746823人次,机关团体1254个。4月2日大殡,上午11时启灵,将孙中山遗体由中央公园移往西山碧云寺。期间,豫军总司令樊钟秀送一花圈,书“国父”,成为首称孙中山国父第一人。
南京中山陵建成后,1929年5月,中国国民党中央总部派员奉迎孙中山的灵柩到南京安葬。整个迎榇纪念活动从5月21日开始。5月25日上午,在天安门前举行送榇纪念大会。5月20日市政府训令中山公园自5月21日至25日免费开放,以便民众参加纪念活动,借表哀忱。23日举行中山纪念堂竣工典礼。各机关、团体代表、来宾共400余人。大会于9时30分结束。孙中山灵柩迁往南京中山陵奉安。由北平妇女协会等5个团体发起,经北平市政府批准,在中山公园内建孙中山奉安纪念碑1座。经中山公园委员会提议该碑设在习礼亭以北、马路以南,与南坛门相对之处,同年6月30日兴建。纪念碑文由北京大学文学院国文系教授刘文典恭撰,计594字。
新中国成立后,每年3月12日、11月12日,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各民主党派中央都要隆重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和忌辰。1986年为纪念孙中山诞辰120周年,在公园南门内石坊以北,塑建孙中山铜像,使公园的主题更加突出。